1542年的壬寅年——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,十月二十一日以宫女杨金英为首的16名宫婢,发动了历史上记载的“壬寅宫变”。这一年青浦县建立,从地图上看青浦老城,除了环城东路的淀浦河以外,其余三面均以青浦城河围绕。既然有护城河,在古代必然有城墙、城门和城隍庙。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青浦曲水园就是青浦道教庙宇——城隍庙的附属园林。
凡是称“古典园林”都是把建造的前身开始算起,比如杭州雷锋塔前身建于公元975年,1924年9月25日倒塌,2002年10月25日重新建造竣工。那么,我们算2021-975=1045年的历史呢?还是算2021-2002=19年的历史呢?古代园林的标志是以古代建筑的历史开始计算,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的雷锋塔已经倒塌,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……?
3月21日走进青浦曲水园,由于不是古代私人建造的园林,它没有"萧墙",我们南方人一般称照壁。只看到一座重建于2004年灰色砖雕门楼的仪门。砖额上书”古邑灵迹“——这才是清朝年间入园的大门!园子里的花木繁盛,迎面见到是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重建的“凝和堂”,右面是1898年重建的“花神堂”、左面是1889年重建的“有觉堂”。三座建筑横向一轴三堂,呈一字形排列,这在古代园林建筑中是非常少见的。说明清朝光绪年间的青浦城隍庙的庙园占地很小,而且靠青浦城中居民每人征募一文钱,来修复毁于咸丰十年(1860年)战火的庙园。
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【堂】的解释是——相对内室(前堂后室)而言,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。堂的左右有序、有夹,室的两旁有房、有厢,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。堂在古代建筑中是对正房的称呼,常常是园主人接待和宴聚宾客或者居住的地方,是全园的活动中心,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,都是建在地位突出,景色秀丽,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,体型严整,装修瑰丽。室内常用隔扇、落地罩、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。堂前凿池,隔池堆山作为对景的景观,左右曲廊回环,大小院落穿插渗透,构成一个完整的园林建筑空间。
但是青浦曲水园三座“堂”的建筑,显得进深面积过于小了,只有一间的空间,更没有左右曲廊回环连接。假如是一家之长居住的建筑?开门就见床榻甚是不雅吧?可见当年青浦城隍庙的道长“囊中羞涩”?“曲水园”的重建靠一文钱的募捐,整整花了26年的时间。
凝和堂前的过道两侧栽有一对盘槐,树龄80至100年,为市三级保护植物。“凝和堂”内——方传鑫先生在庚申年秋日(1980年)所书”凝和堂“黑底三个金字的匾额高悬在大厅正上方,方传鑫先生是当代著名上海隶书的大家,他的隶书作品具有遒劲秀润又古朴大方,沉酣流畅又金石味浓之特点,具有秦汉隶书的风骨。
青浦曲水园的古典园林精华在于西面“有觉堂”景区的建筑典雅古朴、庭院幽静。穿过“凝和堂”西面的院门,便可以看见一条流水潺潺的长渠,渠的对面便是——二面临水的“舟居非水”旱舫。【舫】是仿照船的造型,在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,有小桥通向石舫,供人们游玩设宴、观赏水景。舫的建造前后分作三段,前舱以亭顶的歇山建筑,中舱略低的两披,后舱建二层楼阁,可以登高远眺。舫的船头有小桥或跳板与岸相连,由于舫不能移动,在嘉定古典园林“秋霞圃”称“舟而不游轩”, 在青浦曲水园的“舟居非水”没有小桥或跳板相连故称“旱舫。
沿着长渠前行有一石桥通向“有觉堂”景区,“舟而不游轩”前还有一个小池塘,路边小径通向黄石砌成的假山上的”夕阳红半楼“。此楼依西面城隍庙的庙墙而建——故称半楼,夕阳西下时照红半幢楼,极富有诗情画意。究竟是采用——南宋诗人鲁交,高宗绍兴五年(1135年)进士。为余杭县主簿(秘书长)。累迁至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(相当于省检察院)。”江干一雨收,霁色染新愁。远水碧千里,夕阳红半楼。笛寒渔浦晚,山翠海门秋。更待牛津月,袁宏欲泛舟。“还是采用陆游诗句“欲归还小立,为爱夕阳红”之意呢?我认为来自南宋诗人鲁交的“远水碧千里,夕阳红半楼。”陆游1125出生,十岁时鲁交已经是进士了。
和“夕阳红半楼”连接的便是“迎仙阁“,【阁】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是一种两层的楼房,其通常特点是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,供远眺、游憩、藏书或者作为家中嫡女——小姐的闺房,小姐未出嫁时是不出阁见外人的。
从夕阳红半楼的假山石径下来,便看到了建于光绪十五年(1889年)重建的“有觉堂”。有关文章介绍说:“有觉堂始建于清乾隆十年(1745),是园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,也是上海市内仅存的两座无梁殿之一。堂内南北开设有落地长窗,东西则是装饰有大玻璃的方形透视窗,可供四个方向观景用,也因此俗称四面厅。”
我想指出搜索引擎无法找到上海另一处无梁殿在那里,清代时期,宫廷内务府专门设立玻璃厂,其制造的玻璃非常贵重,只能用作皇家赏玩,或被皇帝作为赏赐品,奖赏给亲信官员。“有觉堂”方形借景窗的设计只能采用窗棂纸。窗棂纸一般使用竹子做成的竹纸,韧性高、强度大,而且透光,上面刷了桐油,可以防水。我们看古装电视剧蒙面人蘸口水点破窗户纸,其实是错的,蘸口水根本不会湿,但可用手指捅破。
“有觉堂”三字由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题匾,陈教授书写的字——古朴遒劲有西晋楷书的风骨!陈教授还为青浦曲水园的舟居非水、迎仙阁、夕阳红半楼、有觉堂、御书楼、得月轩、坡仙阁等景点题匾。
有觉堂内摆放的却是四出头的红木官帽椅,四出头是一种搭脑和扶手都探出头的明朝椅式家具,因造型像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。四出头官帽椅的形式始于宋代的家具制作,其标准的式样是后背为一块靠背板,两侧扶手各安一根“连帮棍”。但是“有觉堂”内摆放的却是符合清朝年代的红木家具。
“有觉堂”最北面是光绪十三年(1887年)建的御书楼。在整个”曲水园“西园的游览中,印象最深刻的是杭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,杭州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徐家铮2008年书写的;卫泾(1159—1226)南宋大臣——《游淀湖》”疏星残月尚朦胧,闲趁烟波一桌风。始觉舟移杨柳岸,直疑身到水晶宫。鸟鸦天际墨千点,白鹭滩头玉一丛。欸乃一声回首处,西山横在有无中。”字体运笔潇洒、骨力遒劲,格调清丽脱俗。
曲水园是以一山“小飞来峰”,筑二池(荷花池和睡莲池)为主体游览景点。围绕荷花池是三亭一桥,西面是喜雨桥,东面是迎曦亭、南面是悦对飞来亭、北面是小濠梁亭。小飞来峰上有上下三层“九峰一览亭”,此方亭1927年由青浦县富商张景周之长子张绍联捐1200枚银元,在小飞来峰东顶原环碧楼旧址,修建一座三层方亭。
1947年把青浦县西城门楼上的更楼,移至曲水园,建于睡莲池南岸原易楼遗址,周植翠竹,命名为竹榭。【榭】在中国古代园林中,临水或局部临水的建筑称为水榭,主要以休憩和观赏水景。上面建亭形建筑物,四周柱间设栏杆或美人靠。站在竹榭——眼前是睡莲池,中景是九曲桥,远景是清籁山房。这种建造园林的风格称之为【对景】,站在竹榭远眺清籁山房,站在清籁山房可以远望竹榭。
睡莲池东面是宣统二年(1910年)建造的镜心庐,【庐】在中国古代园林中,是以草蓬为屋顶搭建的房舍,一般建在路边给过路的行人提供茶水和饮食。《周礼·地官·遗人》有这样的规定:“凡国野之道,十里有庐,庐有饮食;三十里有宿,宿有路室,路室有委;五十里有市,市有侯馆,侯馆有积。”所谓“委”和“积”,都是为有身份的皇家公务人员吃饭和睡觉准备的物资,“庐”则是为了方便行路人而建设的屋舍。
清籁山房初建于光绪十年至宣统二年间(1884-1910年),现在我们看到的清籁山房是1986年重建的。走过清籁山房,后面的建筑都是解放后政府拨款建造的,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,移来朱家角水月庵石柱六角亭、大盈镇天一村孔宅石柱长方亭。比如将石柱六角亭定名为“水月亭”,古代的亭柱都是采用木柱,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、矩形、圆形、还有三角、四角、五角、梅花、六角、八角甚至还有双顶建造的亭,其特点有屋顶没有墙,四面临风、八面玲珑、千姿百态!主要是点缀在风景游览区内。
水月亭的标牌介绍说:水月亭400多年前由朱家角水月庵迁来?按照曲水园 2005年至2007年间,进行全面整修。2007-400=1607年,对应的是明朝万历年间。按照曲水园官方介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,移来朱家角水月庵石柱六角亭,这是笔误还是好大喜功式的忽悠呢?
将石柱长方亭定名为“衍圣亭”,衍圣亭的标牌介绍说:座落在绿波廊中的衍圣亭是曲水园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,亦名孔宅,系隋孔子嫡系三十二世孙苏州刺史孔贞在此卜宅而得名。孔宅规模宏大,殿堂楼阁、气象巍峨,清初康熙南巡,曾亲临孔宅设祭,并题下“圣迹”匾额。衍圣亭俗称接驾亭。
但是据现有的史料记载——康熙44年(1705年正月)康熙第五次南巡,3月25日至松江府,3月27日于行宫前阅松江驻防兵。3月28日,亲书“圣迹遗徽”匾额,还写了一副对联“泽衍鲁邦,四海人均化育;裔分吴会,千秋世永蒸尝”。令提督江南学政张廷枢选良工摹刻,悬挂于松江青浦之北孔宅之处。
青浦曲水园从古至今的园林修建中,共建有三堂、一楼、二阁、一庐、一斋、二轩、一房、一榭、一舫、十五亭、十三桥、五廊。假如说古代园林建筑是立体的画,那么古树便是无言的诗。比如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梅树,是湖北黄梅县1600多年的“晋梅”、其次是浙江天台山国清寺1400多年的“隋梅“。
青浦曲水园最古老的是一棵清乾隆十年(1745年)栽种的紫藤,已有276岁了,胸围约0.62米,是市二级保护植物。藤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生长,株型刚强古朴。暮春时节,便毫不吝啬地开出一串串淡紫色的蝶形花穗,在微风中摇曳。
还有树龄在80年至100年的市三级保护植物——柘树、香樟、盘槐、广玉兰等。古代的战火可以毁掉古代建造的殿堂楼阁,但是总会有古代的树木保存下来!古树是我们验证古典园林的试金石。(文:夏金根/笔名:六盘水评论)